欢迎光临! 网站首页 - 请您留言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省林氏研究会

标题 内容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林氏家谱世系 >> 浙江苍南林应甲宗谱 >> 阅读

浙江苍南林应甲宗谱

2011-08-05 00:35:51 来源:浙江省林氏研究会 浏览:570

族谱介绍

    前言
   我族來浙始祖稽舊傳原由福建泉州安溪縣折居南安一都雙溪口後來遷浙之平陽也,始祖應魁公昆仲者四,長應科,次應弟,公行三,四弟應甲,長次二公俱居福建,惟公年甫廿二與四弟隨母莊氏來遷平陽三十七都橋墩門欄杆橋地方。
   順治十年因避兵亂之難,奉旨開界徙居青田石溪。後數載母故,遂葬於斯。
   康熙九年,應甲公先回橋墩門卜居中貢派之肇基始祖也。
   其時據傳應甲公曾有書於 應魁公欲約同居橋墩,因應魁公妣陳氏不可,故始於康熙十年携春零居三十二都之靈溪河尾莊茶山頭居焉,按吾族自閩來浙雖為時不久,然以其間因遭兵亂有舊家譜毀失殆盡,以致後裔不知來自何處,從而何始。
   乾隆十年幸賴族之三世祖景元公熱情族事精集資料匯編之倫序不紊皆引為喜,今因房族眾多,枝葉茂奚倡而修之俾留記念并簡以為序。 時 共和甲寅年秋月 穀旦
  
   開支錄:
   印譜工資花彩五百二五元。
   稿紙補膳四十五元二角六分。
   出差補膳工資一百十二元六角三。
   住宿費車費一百八十八元三角九。
   超宗三百七十五元八角二。
   總七百十六丁一丁一元五角正。
   該家譜資料是1975年的,請浙江蒼南的林氏宗親及時和版主聯系,以便進一步完善本家譜,版主的郵箱是lintianyan88@qq.com。
   玉環的始祖闽泉号根公为比干第一百二十二世,大概于清朝崇德四年(明崇祯12年,农历己卯年)即公元1639年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赤岭迁居浙江平阳,后又转迁到浙江省玉环县坎门前台赤口。为林常春公之支。
   因我始祖与应魁,应甲一起迁到浙江省平阳(现在为苍南县的灵溪),所以,我们的宗谱和苍南的西河郡林氏宗谱造在一起。 資料已截止到2009年。
  
   历次修谱资料录
   民国十一年(壬戌年即1922年)修谱首事名录
   總理裔孫 維蕃
   助理裔孫 作振 、作禱、作秦、作開、仲趙、作聘、仲浚、作憤、作阮、宏欣、宏買、宏芸。
   印刷渡龍蕭萼樓
  
   共和乙卯年(1975年)修譜名錄
   總理裔孫 維暹、維須
   恊理裔孫 宏梓、開球、開國、開富、虎頭崗:維忠、長坑底:三畝、中崗:維鏘、七星墩:定順、定雲、玉環:維才。
  
   公元一九九五年歲次乙亥修譜名錄
   纂修裔孫 敬出、開堯
   印刷宗裔孫 聖然
   首事裔孫會計 宏嫩、宏府
   出納 開水
   首事裔孫 維須、維茂、開錦。
   採訪裔孫 維訪、開富、開場、天玉、長坑底:開敬、官城尾:維德、虎頭崗:維挺、開梅、杭州:維森、中崗:開喨、開進、七星墩:定順、孝浙、靈溪:維鐄。
  
   族譜凡例
   1.譜圖紀相聯依朱文公大小宗圖法式則綱舉目張可以畢舉。
   2.支圖遵眉山式五世一提法五服之義九世再提法九族之親。
   3.有前程者書某年取進貢監雜職各備述其年分於世紀名下。
   4.遷移居者必要注明并葬處墳山界址俱附於名下以便稽查。
   5.或無後用本宗子孫承紹者則書嗣子或抱養那異姓者書養子。
   6.取名犯諱者則當改之或改字形使不致其卑踰尊。
   7.夫亡妻出書改節有子隨母出食者必填明某姓以便歸宗。
   8.譜牒須宜珍重宜擇賢良子孫收藏慎勿致東拋西以致朽壞。
  
   仁宗恭錄
   大宋仁宗皇帝欽旌忠孝二字形并七言律詩二首
   嘉祐六年侍御史臣林悅(原名英避廟諱)告假歸祭掃祖墳
   宗問曰卿家殷少師苗裔家乘可得見乎悅取次以進閱數日御筆大書忠孝二字於譜首鉗以御寶又賜詩二章勅曰珍重到家即回京長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閩邦遠更延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故家喬木蟠根大深谷蘭猗奕葉鮮上下 相承同紀載二年後千萬千年。
   其二
   莆郡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存孤實抗天義報國常攄貫日忠德潤豐姿人有異光增譜牒世無同古今紀載難窮盡一代強如一代隆。
  
   世系總紀
   林氏出自子姓黃帝之裔歷唐虞夏商二十二代而生比干為紂少師,因直諫,紂剖其心而死,夫人有嬀氏娠三月,逃於長林石室之間己而生男。周武王克商爰下車而封比干之墓徽其所生男賜姓林氏命名曰堅仍誕育地食采於愽陵世為大夫,自周迄東晉以至於今豪生傑出代乎乏人春秋時有林回林放林楚林雍林不狃或以忠孝或以文德秦末子孫居齊郡後改為濟南郡以林尊為郡人尚書註石渠官至太子太傅林氏之望於濟南者自尊公始也歷西漢新室東漢北魏三十二世傳至西晉有林禮者徙籍於下邳禮生季頴匕生二男曰懋曰祿懋為下邳太守子孫婚宦皆下邳遂為徐之冠族其弟祿永嘉二年詔同陶侃討杜弢之亂屢建奇勳除招遠將軍遷合浦太守奉勅挕晉安令未幾卒於官葬於郡之塗嶺林氏入閩自祿公始公娶夫人孔氏生二男曰景曰暹斯時中州板蕩衣冠卿相有族徙閩居之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族是也,唐定天下氏族推林為最景生二男長曰緩世封南平侯至七世而生孝寶孝寶為泉州刺史由陵遷居興化北螺村又三世而生元泰為瀛州刺史元泰生萬寵為高平太守散居比螺村號為東北二村萬寵生三男曰韜曰披曰昌韜生樽匕生三男季子曰攢居母喪盧墓有白馬甘露之瑞唐德宗立雙闕以旌其孝時號闕下林披生九子曰葦日藻曰著曰薦曰曄曰蘊曰蒙曰邁曰蔇等藻公廷詩賦合浦遠珠稱旨擢進士及第為閩破荒蘊辟蜀推官值劉開之亂捐軀不屈忠義炳然兄弟九人俱拜官司牧封其父為三州刺史此九族之所由名也舉閩州凡稱林氏皆牧公之後也世遠支分播滿海內北自玉融長樂以通吳夏南自晉安以至梁化潮陽無不聚斯今十三代澧走幣謁記於余余因譜其右以歸
   宋淳熙六年己亥知建康新安 朱 熹題
  
   大宗譜氏
   吾宗受姓自殷少師子諱堅公始入閩自晉晉安郡王諱祿公始入莆田隋右丞茂公始而濬祥長發則自唐睦州刺史披公生九子為九州牧始未渡江以前若山東之濟南長山登州河南之光州固始既渡江以後若江南之楊州義真全椒六合和州浙江杭州廣東之惠州潮州咸係宗支至若閩縣福唐長樂連江溫陵南安同安惠安德化漳州龍溪樟浦浦城侯官都西里大義村歷潯村溫臺石埠頭大家村莫子石鼓百丈桃支肥湖市口臯村散處不一屬苗裔而推莆田北螺村為最盛寧給事遯民公一支為四忠義朱紫北閣祖與九牧分派始此其苗亦有在福州長樂連江龍溪湖州永嘉諸處遯民公之孫隨建安令元次公一支又為長城定莊山梨嶺刺桐銀青光祿祖與九牧分派始此建安之冡子既公以後有移莒溪南田龍溪者仲子隋右丞茂公則由溫陵遷莆北螺村為八莆九牧與闕下始祖闕下唐諫議大夫禮部侍郎韜公孝子攢公之祖太子詹事睦州披公之兄披公長子端州刺史葦公為前埭大宗初祖次弟江陵府使藻公為江陵初祖三弟橫州刺史著公以田園拾入栖隱寺四弟韶洲刺史薦公為石亭子初祖五弟通州刺史曄公為前街雙石耕邊深巷初祖六弟邵州刺史蘊為林行竹澗南門棠村留橋下井初祖七弟循州刺史溕公亦閩縣初祖八弟雷州刺史邁公為興泰漈坑初祖閩縣長樂皆有其後九弟福唐刺史蔇公為仙逰初祖諸祖各有支系譜編藏篋笥其同者則上世其異者則後昆知一本而敦愛敬晰分流而溯淵源則不至視葛藟荊棘置弓裘於草莾矣是為序
   萬歷丙午年春月
   端州二十四世孫進士中憲大夫禮兵二部郞中知
   河南彰德府 鳴盛拜撰
  
   均州移建王子比干廟碑記
   殷三仁皆貴戚微箕二封國其後較著比干死最酷周使閎天封墓相傳今及縣北十五里者是余數過墓下讀銅盤銘魏孝文唐太宗二碑皆後人重刻至孔子題墳字視王伯厚所引金闕秣馬歌造句以七言古詩者其附會俱易見惜比干先後世次於史無明惟均州西去五里有比干祠宋楊恢知州曰以其裔居此而立轉徙湫陋無寸碣可拓今州南四十里石板灘有林氏百餘戶并不知是自附比干後否余嘗疑唐林寶所撰元和姓纂言比干既戳於紂其子堅逃長林之山遂以為氏長林晉縣渡江後漢臨沮縣置今荊門當陽州郡地殷時安得有此各且鄭夾漈以周平王庶子林開開生英英生茂及慶以字氏林於例有合若長林之林不在二十七例之中近賢杭氏世駿遂主其說不以林為比干然氏族之道古來神聖賢人人多樂之以為所自出故王氏比干皆有謂出自王子比干者其在恢時林氏既習聞寶之說官為祀之以至於今有舉而莫之廢矣且如銅盤銘薛不尚功謂唐開元中得自偃師係比干之墳中物而不知其墳不在偃師宋張邦基謂政和中得自鳳翔而不知是銘先己刊大觀之汝帖俗語不實成為丹青又安見林氏之皆出比干之無復有二林耶余以均之林子姓既衍比干故祀於均因告觀察陳公大文州牧張君南圖度凈樂觀墻東南靖恭廠故址麋錢百餘緡增築三椽祇奉栗主且正名曰王子若楊信民之姓源珠璣建陽書棚之氏族大全於林氏痰並主寶說稱比干為殷大師無論巳
   賜進士出身通議大夫日講起居注官翰林學士匯沖之吳省欽撰
  
   序
   古來文物未備時值洪荒而典籍缺如也伏羲以一書開天而文明之傳炳若日星矣然古冊紀載未必皆實故孔子刪書而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皆去其舊而斷其唐虞無亦以其世次未遠為世所其信也譜書之作何以異嘗稽之古史我林系出比干之後歷周秦漢晉隋唐以迨於今亦巳三千餘歲矣而本派支流獨起於明季豈前此未有其人哉亦惟世次巳遠聞未及余祖考舊傳本閩安溪之裔厥後又復析分於南安一都雙溪口居焉凡數世至我祖應魁公兄弟四人長應科次應弟我祖應魁公排行第三四叔公應甲時應科應第俱居福建獨應魁公與應甲偕曾祖母莊氏徙居平之三十七都橋墩門欄桿橋凡數載至順治十八年海南鄭成功騷擾沿海之濱昔日遭其劫掠因而奉旨遷界應魁公仝應甲公暫移栝蒼青田石溪後曾祖母遂葬於是康熙九年展復至十年辛亥始歸平陽卜遷三十二都河尾居焉五世矣其故譜之書向遭兵燹無有存者今因房族眾多猶虞後之子孫未審祖考之所自乃謀之諸弟彚而集之雖簡編無多人文未盛後之覽是譜者亦可知某公自何而始自何而繼其為世次幾何房分畿何始穆有序倫常不墜亦闔族一大快事也是以書之
   峕
   乾隆十七年夏月之吉
   三世孫景元拜撰
  
   贈修譜序
   聞之物本乎天人乎祖有祖斯有族有族則必序彛倫以睦之溯源本以聯之譜其可少乎哉邑南港河尾余宗林氏始祖應魁應甲二公由閩泉安溪來遷於此士食舊德農服先疇濟匕振匕垂有十世於茲非不盛也但其間遷徙無常聚散不一或分遷於泰邑長坑底或轉徙於中崗星分碁布保毋有相視若秦越者此譜之修盡不可一日緩也善哉長坑宗兄仲廩念切本源情深敦睦惺然不憚勞廣搜遙集特起而襄諸今族叔兄弟日南日鈄仲對仲蘭仲概仲菊延不佞纂訂梓輯之敘世辨親疏明居處誌卒葬彛倫攸序源本以聯是非克昭世德而有功於宗族者蓋廩 君及叔兄弟等之識見加人孝思不匱而實即厥祖之流澤孔厚也是為序
   峕
   同治五年丙寅瓜月
   湖濱宗譽齊進墀拜撰
  
   修譜新序
   夫萬物本乎土庶民祖培則物類滋敬土則族姓蕃衍顧尊宗敬祖惟譜是賴焉世系綿衍支派繁多雖萬流千枝星羅碁布吾林氏譜牒溯其源容其委昭然若綱要綱條晰不紊是宗法之尚顧可忽乎哉古宗法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紀云尊祖故敬宗故收族蓋譜者所以修其合族之散處而為尊敬祖宗者也此宏府維茂維須開水開富開錦諸祖父伯叔兄弟有志於修譜是務是敦睦天性之善舉亦治輔法治之不及之美意也族譜之輯乃善舉也或曰族有譜斯邑有誌而國有史其推尊譜學至矣顧譜學者畧存宗法遺意尤以收宗族為本誠使編戶齊氓各溯其世系則以為譜使民之遷徙籍以有考即為之民族發達而為仁人孝子用心焉可非厚耶至若吾河尾莊林氏世系圖說大宗小宗萬殊一本前賢備述矣 不復贅云耳是為序
   峕
   公元一九九五年歲次乙亥孟冬月 榖旦
   裔孫開堯拜撰
  
   林友聲先生暨德配薛孺人六十壽序
   余每至靈溪主劉志謙林青廷必過訪林君友聲以以聲令弟濟川畢業武昌專門醫學校與兒子縉同業醫雅相引重也予既友聲一見如故心儀其人為善信士也同姓有以事來訴者余為書抵青廷乞平理之其人得書逡巡復言曰請加函林友聲先生其人有公是非為其族人所尊信也予乃並書予之而事以理予以是益重君今歲蕭生謙牧為予言君今行年六十德配薛孺人與之齊年將於初度之辰為文孫維正行合巹嘉禮哲嗣士樾因徇親知之請兼為之稱觴祝蝦敢乞一言為侑爵之辭焉因為言君孝於二親友於兄弟高堂甘旨色養備至弱弟遠游資之成學兼之睦婣任卹六行具備其犖匕大者靈溪至蕭江修築道路君分段任修公幣不敷自備抵至數百金靈溪中心小學三次增築齊舍君皆助以鉅資且為贊襄計劃俾抵有成此舉人之誦多士之歡所尤章章在人耳目者其他義行如漏澤園助修蘭若諸事不可勝數且夫人情以廢著之勤居積之富出其羨餘以為佽助公益之舉皮猶好善樂施者所能為而君所難者自世衰俗敝商業之道德不講人皆竸於趨利往匕負信愆義以致商情渙散而其業亦因以窳敗君能以一二人之力匡勅其間而一時市風為之丕變兵興以來凡貨賄之出入有關於軍儲涉於國際者官司為之統制頒有條例而遇者流逐利營私行險儌倖至躬扞文綱而弗之顧君則遵循塗軌範我馳驅守法奉公不違尺寸不尤足為商家之圭臬樹國民之坊表也哉謙牧篤信士而所言如此是誠可以壽君矣孺人龜勉同心克相夫子士樾又能善承二親之志以傳為家教諸孫經商就學壹能自奮於業以世濟其美此其家道之隆固方興而未艾也今者弧悅齊懸陶匏繼舉堂上開酌兕之樽房中奏關睢之樂諸親知之交相賀者咸謂家庭之駢禧襲慶良非偶然而吾尤樂揄揚其所以致慶者於以諷世而勵俗庶亦有合於古人養老憲言之典也歟
   民國三十年冬
   拔貢生劉紹寬謹撰
  
   贈林君維蕃續族譜序
   壬戍蒲節前三日曉雨初晴余披衣而起面窗而坐聞屐聲閣匕扣扉而入視之乃林君維蕃也坐次茶餘手出一卷謂其以族修譜告竣乞一言以弁諸簡余披而閱之見其世系本源歷匕如繪可不復贅惟遷祖應科應弟俱居福建獨應魁公應甲公於清康熙初年由青田轉徙平南三十二都河尾莊地方相之泗安福建之秦嶼篔簹泰邑之長坑平邑之莒溪均有印留鴻爪焉雖舊有譜帙昭然可考而閱年十有餘若不亟為賡修則源長流遠本大枝繁不坐令親疏莫辨視同秦越乎今維蕃世傳道學而敬宗睦族之道亦頗了然於心故其於近族也以恩誼相維以約令相誠冠婚喪祭以酒食歌哭相往來藹然秩然男女有別長幼有序可想知其為遵周官以族得民之法矣但遷徙流離有如瓦解沙散不可團結遂會商諸族叔宏學叔祖作秦作振同助為理而己肩任提挈到處尋訪不憚千里之勞數日克成其事闕其疑而從其信綱張目舉井匕有條藉非明於敬宗睦族之道而能若是乎爰不辭淺陋而喜為之序
   民國壬戌年仲夏月
   清附貢生任民國初次縣議會
   議員鄭鏡清序
  
   祀產
   三十二都十三莊林祖糧戶照房輪流完納河尾茶山頭祖屋基中廳壹間隆門直出坐處東北向水洽照房輪流
   林祖眾田坐落洋心牛欄頭田一坵壹畝
   朱家樓西邊大路下首田三畝
   三大股分開耕種不許轉移錢糧林祖戶內完納
   大路下二路田一坵二畝照墓輪流
  
   次房祀產
   新嶴世爵公眾田坐處
   坐落朱家樓西邊大路下田一坵三畝半
   又西邊頂首眾田一坵一畝
   又一處土名雙排宮第五房厝基後田一坵五角
   第三房橫厝後園邊田一坵半畝
   糧戶林眾一戶歷年照房完納
  
   銅盤銘
   唐開元四年偃師武之奇耘耕卜築得一銅盤形方四尺六寸有鏤文深二寸其文十六字初獲龕若豆釜命工淬之有字不成句重鑿所得處乃見斯銘其後岡前道與泉並存惟林字無木覆考圖籍乃比干墓銘曰左林右泉後岡前道萬世之寧茲焉是寶
  
   行弟小引
   譜以明族無以攝之則散而無紀也定而為行縱之
   可知其世數橫之可以別兄弟雖世異地盡瞭然
   於一字之間所謂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者也標而
   出之前者不失其統後者益知所屬矣列行第
相关文章
2013-07-09 21:38:40
2012-01-26 16:37:57
2012-05-20 22:33:31
2011-08-05 00:35:51
2011-12-13 20:46:25
2011-08-05 00:49:21
2011-08-05 00:40:17
2016-03-10 16:42:15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理事成员 | 管理登陆
联系邮箱:490908495@qq.com - 在线QQ:490908495
浙江省林氏研究会 联系人:林玉环 手机:13706614658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zjlinshi.com.